欢迎访问《党史博采》杂志社官方网站!
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- 燕赵风采 - 乡村振兴

引才聚贤 振兴乡村 —— 邯郸市永年区小龙马乡

来源: 时间: 2023-04-14 11:30

字体大小: 【

王宝玉

邯郸市永年区小龙马乡坚持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主要抓手,挖掘培育“土专家”、“田秀才”潜能,着眼激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,充分发挥高端人才、乡土人才等主力军作用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不拘一格选人才。百年大党,聚才而兴;乡村振兴,人才先行。为此,小龙马乡结合各村实际,开展了“优化人才环境,发挥人才优势”的招贤活动,努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,拓宽选人用人渠道。首先是发展型人才进班子。包村领导干部结合村“两委”走村入户,让党员和群众代表广泛推荐,吸纳德品兼优的人才进入干部队伍,将思路开阔、头脑灵活、致富有方的致富带头人充实到“两委”班子,增强了班子战斗力。其次是活力型人才进队伍。看到农村党员队伍活力不足,乡党委多次同各村党支部书记商议,积极吸收返乡大学生、退伍军人、优秀青年等加入党员队伍,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活力。第三是管理型人才进“网格”。结合乡村治理工作,从医生教师等公职人员和热心公益事业老党员、老干部中选优配强村民小组长、胡同长、楼长、楼门长、门店长、企业长等“六长”,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网络,将乡村治理进一步向末梢延伸,这些乡村管理“土人才”在矛盾纠纷化解、政策法规宣传、突发事件处置、基层信息采集、风险隐患排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深入合作借人才。河北辐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小龙马村一家经营多年的育种公司,乡村干部走访发现该公司存在因人才储备不足,致使突破性新品种少,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,为扭转这一困境,乡党委通过多方渠道与省农科院沟通联系,并最终成功借助省级农科院先进人才的指导,培育出新的待审定玉米品种8个,小麦品种2个。通过借助省农科院先进技术,河北辐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销售玉米种子300万公斤以上,小麦种子300万公斤以上,年收入增加200万元。生产规模扩大后,辐照公司又遇到了新难题。寻找会种地的“土人才”又让辐照公司犯了愁。乡党委又通过指导辐照公司同脱贫户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,在短期用工方面也优先聘用困难户,辐照公司按种子生产成本价为其群众提供玉米、小麦良种,并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跟踪,按高于市场价格10%收购群众繁育的种子,每年季节性用工达4000人次,带动周边2980多户从事繁种育种,农民每亩增收100多元,仅小龙马村群众增收近70万元。通过双向合作“借”人才,辐照公司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,还为解决当地闲散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,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,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。

多措并举引人才。小龙马乡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,曾被誉为“蔬菜之乡”,然而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加,技术人才流失等情况的出现,导致蔬菜种植连年递减。为重拾“蔬菜之乡”的称号,乡党委将“蔬菜振兴”作为小龙马乡的重点工作,而要想“蔬菜振兴”,就要有蔬菜种植能手。为此,乡党委多次召集各村内现有的蔬菜种植能手开会,深入浅出地讲解蔬菜种植的好处和前景,鼓励他们发展蔬菜产业;同时乡党委又多次到永年区东部蔬菜种植区引进蔬菜种植技术员,在土壤检测、水质化验、前期栽种、种植管理、施肥浇灌、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帮助和指导,帮助“永年区仓满屯农业合作社”流转土地550亩,签订流转合同150户,进行规模种植芹菜、芦笋。从山东引进农业科技人才2名,对合作社蔬菜种植进行指导,芹菜收割后,再薄膜覆盖种植晚小麦增加收入,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,通过多种种植,仓满囤农业合作社年收入达到220万元,较往年增收80多万元,同时直接解决群众就业100多人,既腾出了群众时间搞副业,又完善了利益联结,带动群众共同增收致富,实现了“产业兴旺、生活富裕”。

系统深入育人才。为全面提升乡土人才服务能力,乡党委多次与博远农业、企美公司对接,邀请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26次,培训致富带头人890人,农业实用技术人才125人,一批“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经营”的乡土人才充实进乡村人才队伍。同时还多次邀请省农林科学院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指导玉米、小麦的先进种播技术,为全面实现丰产丰收奠定基础。

乡村要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小龙马乡通过“选、借、引、育“,破解本土人才难发展、在外人才难引进、青年人才作用发挥不足的困境,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,激活乡村振兴“一池春水”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