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《党史博采》杂志社官方网站!
王敏莉
蔚州镇位于蔚县中西部,总面积37平方公里,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,共辖14个村、15个社区。全镇现有户籍人口30792户、81623人,常住人口近14万人。
近年来,蔚州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总要求,坚持“点上出彩、线上出新、整体出色”目标宗旨,紧扣脱贫攻坚巩固、美丽乡村建设、基层治理提升三大中心任务,瞄准五个振兴目标,重点打造一个示范片区,强力推动、克难奋进,着力建设美丽宜居、和谐幸福城市,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。
一、监测先行,脱贫巩固守牢总底线
该镇始终紧盯“零返贫零致贫”底线目标,坚持“全面摸排、动态监测、精准研判、有效帮扶”工作总思路,成立镇村防贫监测组织,组建一支防贫监测专干队伍,细化221个防贫监测网格,完善“访、查、评、审”预警核查机制,落实月走访监测制度,突出驻村、结对两个帮扶,重点聚焦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基本要求,因村制宜明确兜底保障、集体分红、孝善敬老、产业带动、土地流转等监测帮扶措施,确保脱贫巩固监测到位、帮扶到位。
二、示范带动,乡村建设焕发新颜值
该镇紧紧围绕“共建洁美家园”主题,聚焦人居环境整治,着力实施村头村尾、乱堆乱放、绿化美化“三大攻坚”行动。全镇共拆除违章建筑13处,清理杂物588处,绘制文化墙6000平米,建设小花园、小菜园、微绿地15处,创建美丽庭院634个,实施小街巷整治55条,硬化路面65000平米,配合完成福来街贯通等多个民生设施项目,城郊村、城中村村容村貌全面提升。特别是南张庄村的剪纸网红墙、文化墙成为传播非遗文化、吸引游客的新亮点;稻地村大力弘扬“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担当实干”的移民精神,敢于树立“无钱也要办事”的攻坚意识,跑项目跑资金跑帮扶,党员群众主动参与,村内环境全面改善,曾经的移民小村也焕发了新的生机。
三、文明实践,基层治理构建新格局
该镇以实现乡风文明为目标,以文化传承为切入点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。全镇29个村社区全部制定文明公约并张贴上墙;29个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,开设道德大讲堂;15个社区建成未成年人活动室、老人日间照料站;组建爱心姐、兵哥哥等30支蔚萝红志愿服务队;以古堡振兴七支队伍为契机,积极和博物馆、县文联对接,开展西关高跷、六街背阁扛阁民俗文化挖掘,积极培养剪纸、民俗社火传承人;全面构建三级网格管理体系;六街试点建设居民议事厅,实行“四步解题法”搭建“百姓说事、干部解题”阵地平台,实现基层德治与自治共治共享。
四、文化赋能,产业发展拉动新引擎
该镇以南张庄示范片区为中心,充分利用南张庄村贯通飞狐峪、南山小院、蔚州古城,联接国际艺术小镇、暖泉古镇的区位优势,紧抓五馆五中心建设机遇,深入挖掘“蔚县剪纸、世界非遗”文化品牌魅力,全面打造南张庄非遗文化街,积极吸引粗陶等非遗产品入驻,逐步形成非遗文旅带,带动非遗产业集群化发展。2022年6月,通过线上线下互动,举办非遗购物节,拉开南张庄非遗产业发展的序幕。南张庄村入选第十二批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,并被河北省文旅厅评选为100个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村镇。目前全村共有剪纸厂和销售实体店56户,从事剪纸加工及辅助产业散户300余户,从事剪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占全村人口60%。
五、项目引领,乡村振兴擘画新蓝图
该镇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总思路,依托产业园区和县镇重点项目建设,积极整合盘活土地资
源,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下关蔚馨苑、大泉坡1号2号商贸楼、金悦府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;下关、南关东等6个棚改拆迁项目全面完成,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村达到42%。
(作者系蔚州镇党委副书记)
下一篇 科技强农 赋能乡村振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