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《党史博采》杂志社官方网站!
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- 燕赵风采 - 乡村振兴

夯实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—— 平乡镇关于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

来源: 时间: 2023-03-10 09:21

字体大小: 【

马启卫

平乡县平乡镇围绕县委“一二四九五”总体发展思路和“自行车名城、新文旅之乡”的发展定位,聚焦“八个强县”,自信自强、守正创新、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

一、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

聚焦“党建+网格”。以“基层治理攻坚年”为契机,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、基层党员示范带头作用,扎实推进“党建+网格”新模式,打通基层社会治理“神经末梢”让群众的急难愁盼“无死角”“零等待”“一站式”解决,提高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聚焦“631承诺践诺事项”。平乡镇把“631承诺践诺事项”活动纳入绩效考核办法中,把群众呼声上升为基层组织必须要完成的任务。建立镇总台账和各村分台账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、责任人,进行公开晾晒,受群众监督,由镇党委实地核实“631承诺践诺事项”完成情况,真正做到群众呼声有回应,有着落。

聚焦“三联党总支”。以柴口—南董庄—南王庄三村为试点成立了该镇第一个“三联党总支”,按照联建工作计划,强化组织协调,健全工作台账,联建支部支委认真筹备,召开会议研讨实施方案,“三联”党建活动初见成效,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,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和村民增收。


二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劲活力

突出夯实基础。围绕村两委换届,选优配强“领头雁”书记队伍,持续推进“一人兼”和村“两委”干部队伍年轻化、知识化,开拓视野选人才,本科以上学历13人,35岁以下56人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
突出党建引领。北柴村党支部积极与樱紫农业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对接,流转土地380亩,投资1000万元建设樱桃产业园。柴口村党支部探索“支部引领,党员带头,群众参与”新模式,流转土地580亩,投入集体资金200万元,争取全县第一批乡村振兴项目投资820万元,建设起70亩连栋大棚和1200平方米冷库,协同其他6个村建设平乡镇特色蔬果种植产业基地,并成立了电商销售平台和终端销售,目前柴口村已被列为平乡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。

突出品牌建设。强化“两新”组织建设,聚产业,强“头雁”,着力聚焦“两新”党建工作关键点,抓住党员队伍主心骨,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,河北高盛化肥有限公司“测土配方”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既养肥了土地,又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,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。该企业化肥目前已销往全国各地,年销售额达1.4亿元。


三、聚焦新文旅之乡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

产业兴旺快发展。聚焦“自行车名城、新文旅之乡”发展定位,发挥平乡镇有遗址、有典故、有底蕴的优势,依托文庙大成殿修复项目,紧扣“新文旅”主线,充分挖掘“破釜沉舟”“巨鹿之战”“文庙大成殿”等文化底蕴,打造文庙步行街660米,以古郡特色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,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依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芝麻糖传统制作工艺制作的芝麻糖、十香菜、酥鱼等特色美食产品优势,探索“美食+文化+旅游”融合路径,平乡镇多元的美食选择,不仅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招牌,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石,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在更换新品种、扩大辐射面积、延伸产品链上下功夫,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,做优做活平乡特产品牌。

文化传承育新风。聚焦“文化平乡”建设,立足资源禀赋,正在建设文庙广场及附属旅游步行街,计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,依托文庙广场讲好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平乡文化故事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。深入推进五德共治、移风易俗、文明村镇建设作等工作;积极争取上级资金,修建与村民文化活动相关的文化阵地,目前平乡镇村级农家书屋、文体广场、文体活动室等全覆盖;通过供需精准、供给有效的文明实践活动,真正把高质量、常态化、受欢迎的各种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,多次开展非遗戏曲进农村活动,展现“南路丝弦”的文化魅力,做到群众心坎上。

生态宜居靓新颜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“三大革命”、美丽乡村创建、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,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融合,拓宽融资渠道,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。通过争取债券项目加大投资力度,加快推进道路交通、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,改善人居环境,让“老城”换新颜。
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平乡镇坚持不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,举全镇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,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,绘就乡村振兴的平乡镇壮美画卷。

(作者系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党委书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