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艳辉
近年来,隆化县苔山镇坚持在乡村建设方面定位于“融入城市、借力城中、发展城郊”,从基础设施提升、改善人居环境、建立长效机制等多方面入手,镇村齐上阵、全民总动员,努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。
聚焦生态宜居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
坚持先易后难、分村施策、由点及面、整村推进的原则,以“拆”为突破、以“建”为动力、以“管”为支撑,多策并举,打造美化乡村环境。
拆出声势,持续推进村居环境治理。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战役,各村成立拆临拆违小分队,发动村干部、基层党员带头拆,全面整治村庄周边私搭乱建、乱倾乱倒、乱排乱放问题。大力开展“五清三建一拆一改”行动,年内拆除临街车库46个、残垣断壁2300米、私搭乱建145处。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,着力构建健康卫生的农村户厕体系。
建出标准,统筹城乡建设有效衔接。拆出规范整洁,还需后续建设跟进,才能让群众更加信服。借助县污水管网途径苔山镇有利条件,完成头道营村等3个村整村生活污水和粪污黑水主管网铺设工作,城市发展红利进一步释放到农村。煤窑村、西沟村19.9公里污水管网已完成规划,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向城镇看齐。重点对高速连接线、韩郭公路周边村庄村容村貌整体提升,累计改造民居630户,农村民居面貌焕然一新。
管出水平,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建设。彻底改变农村陋习、保持前期成果,苔山镇充分发挥农村妇联组织优势,引导农村妇女广泛投入庭院美化、移风易俗、乡村建设等行动中。通过“房前屋后评比、街道小组示范、全体村民观摩”的方式,全年组织现场观摩会2场,打造示范村2个,评选模范户180户,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,把“小庭院”变成维护整体环境的“大引擎”。
聚焦助农兴农,筑牢农村基础设施
突出“补短板、强弱项、增质效”梯次化基础设施建设思路,优先保障重要民生设施项目实施,稳步推进产业基础设施配套,逐步提升公共服务质效。
公共设施先行。按照与县城并轨、深层次融合的思路,采取“水电路桥”先行策略,完成超梁沟等7个村破旧水泥路改造新建16.19公里,柏油路4.98公里,八台子至哑巴店柏油路、石灰窑沟村500米柏油路项目完成相关规划。县城至超梁沟公交线路实现通车,拉近农村与城市距离,为后续城郊融合发展奠定基础。
产业基础补齐。突出重点升级原有薄弱产业基础设施,增强产业补链强链能力,建设设施农业冷棚60个,为史丹利、新县医院等架电2.399公里,修建田间路2.8公里,三道营村农业产业园区日光温室、暖棚设施等一期工程圆满完成。榕佳植物大豆蛋白产业园厂房设备完成提档升级,延伸产业链条,实现豆制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。
公共服务跟进。打造高质量农村综合服务平台,夯实综合服务阵地,完成18个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提升。年内推进头道营至黑水村15公里低压线路改造,为农村后续用电奠定基础。
聚焦长久发展,夯实农村基层基础
通过强化党建引领,坚持以“建强支部、打造先锋、示范带动”为思路,着力夯实乡村建设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,通过党组织负责人、村班子成员、广大党员、网格员等主要群体带头引路、率先垂范,引领群众投身乡村建设。及时跟进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,因地制宜,采取“党组织+协会”“党组织+合作社”“党组织+服务队”等形式,加大对各类群众自治组织、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覆盖力度,不断扩大村党组织对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有效引领。
|